欢迎访问新疆农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党的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以上海四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为调研对象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耿铭 贾万

摘要:文章采用自编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认知度的调查表》,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工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认知度的表现为:公办﹥民办;配偶为中共党员的﹥配偶为群众﹥配偶为民主党派;工科﹥理科﹥医科﹥管理﹥其它﹥文科;男性﹥女性;收入高低与认知度成反比;结婚与否、工作岗位、学历、家庭背景等对高校青年教工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工党员;中国共产党;认知度

作者简介:耿铭,1967年,男,汉,陕西,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201318;贾万樑,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53年,男,汉,上海,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201318。

政党认知是政治行为主体对政党(广义上还包括政党体系和政党政治)的一种知识、认识和意识。对于政党认知的过程就是行为主体、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1]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和制约,正是内在的认知可以解释和预见行为,并构成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2]党员的行为也是建立在对党组织的正确认知和情感的认同的基础之上的一种价值选择。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是高校发展的未来,也是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政党认知度的高低,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状况。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选取了上海4所不同层次、不同办学性质(公办、民办),但均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特征的院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工党员,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路径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通过编制《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认知度的调查表》,对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进行调查,研究其存在的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可能因素,寻找改善党领导的平台和路径,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青年教工党建工作,对有效增强高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非常重要。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不同性别、专业类型、学历背景、家庭背景、学校性质、薪资收入等对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的影响及其分析。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主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指导政党认知度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采用自编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认知度的调查表》。

2.采用5点量表进行评定:(1)完全不符合,(2)基本不符合,(3)不确定,(4)基本符,(5)完全符合,依次赋以1-5分,分数越高,代表专业认知度越高,反之亦然。

3.问卷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将问卷的16项客观题进行了分类。其中,从上往下,1-4为感性因子;5-10为理性因子;11-16为行为因子。

4.SPSS18.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

二、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350份,被试来自于A、B、C、D四所上海高校(其中:A校为公办高职院校;B校也为公办高职院校;C校为民办本科高校;D校为公办二本高校。)。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共316份,有效率90%。被试的基本情况如下:

1.男性占33.5%;女生占64.2%;缺失2.2%。

2. A校占32.3;B校占28.8;C校占26.3;D校占12.7%。

3.已婚占64.8%;未婚占35.2%。

4.配偶为中共党员的占32.9%;配偶为民主党派占1.6%;配偶为群众占30.4%;缺失占35.1%

5.专职教师占41.8%;辅导员占35.4%;管理占22.5%;缺失占0.3%。

6.专科学历占4.1%;本科学历占42.9%;硕士研究生学历占50.8%;博士研究生学历占2.2%。

7.学科属性中文科占18.7%;理科28.7占%;工科占11.3%;医科占23.9%;管理占6.5%;其它占10.6%。

8.家庭背景为工人占44.9%;农民占11.4%;知识分子占28.8%;商人占2.8%;干部占7.0%;其它占5.1%。

9.月收入在1000—3000元人民币的占6.7%;月收入在3000—5000元人民币的占73.7%;月收入在5000—7000元人民币的占18.1%;月收入在7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占1.6%。

三、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一)高校性质属性不同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

表1:不同学校属性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A校(n=83)

B校(n=40)

C校(n=89)

D校(n=102)

F值

P①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7.0±3.52

24.34±5.17

25.13±4.88

66.48±12.76

17.45±2.08

25.65±3.60

25.10±3.55

68.2±7.96

15.05±2.84

22.93±5.16

22.48±5.001

60.47±12.05

16.25±0.92

24.81±0.50

25.23±1.13

66.30±1.66

12.01

5.42

9.98

9.25

0.000

0.001

0.000

0.000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性质属于公办或民办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感性因子方面表现为:公办高职院校B﹥公办高职院校A﹥公办二本高校D﹥民办本科高校C。

在理性因子表现为:公办高职院校B﹥公办二本高校D﹥公办高职院校A﹥民办本科高校C。

在行为因子方面表现为:公办高职院校A﹥公办高职院校B﹥公办二本高校D﹥民办本科高校C。

在总分上表现为:公办高职院校B﹥公办高职院校A﹥公办二本高校D﹥民办本科高校C。

(二) 配偶政治身份不同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

表2 配偶政治身份不同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中共党员(n=102)

民主党派(n=5)

群众(n=96)

F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6.50±2.85

24.68±4.57

24.85±4.39

66.03±10.90

12.80±5.16

17.00±7.51

17.60±7.63

47.40±20.01

15.98±2.57

24.17±3.85

24.13±3.93

64.29±9.63

4.56

7.53

7.06

7.55

0.012

0.001

0.001

0.001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配偶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具有显著差异。

在感性因子方面表现为:配偶为中共党员﹥配偶为群众﹥配偶为民主党派

从理性因子方面表现为:配偶为中共党员﹥配偶为群众﹥配偶为民主党派

从行为因子方面表现为:配偶为中共党员﹥配偶为群众﹥配偶为民主党派

从总分上表现为:配偶为中共党员﹥配偶为群众﹥配偶为民主党派。

(三)不同学科属性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学校属性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文科(n=58)

理科(n=89)

工科(n=35)

医科(n=74)

管理(n=20)

其它(n=32)

F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4.94±2.99

22.68±5.29

22.29±5.25

59.93±13.03

16.29±1.16

25.02±1.24

25.24±1.39

66.56±3.14

17.4±2.07

25.11±4.06

25.05±3.84

67.57±9.01

16.85±3.65

24.28±5.30

25.16±5.12

66.29±13.30

17.1±1.80

23.45±3.48

24.2±2.52

64.75±6.09

15.62±2.36

24.06±3.83

23.46±4.07

63.15±8.52

6.00

2.80

5.13

4.48

0.000

0.017

0.000

0.001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学科属性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具有显著差异。

在感性因子方面表现为:工科﹥管理﹥医科﹥理科﹥其它﹥文科。

在理性因子方面表现为::工科﹥理科﹥医科﹥其它﹥管理﹥文科。

在行动因子方面表现为:理科﹥医科﹥工科﹥管理﹥其它﹥文科。

在总分上表现为:工科﹥理科﹥医科﹥管理﹥其它﹥文科。

(四)不同月收入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存在差异

表4 不同月收入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1000-3000(n=21)

3000-5000(n=231)

5000-7000(n=56)

7000以上(n=5)

F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7.04±2.74

23.76±4.79

24.42±4.15

65.23±10.67

16.30±2.43

24.52±3.42

24.70±3.41

65.54±8.41

15.87±3.35

23.58±5.95

23.48±5.68

62.94±14.27

14.6±3.13

20.6±4.61

20.0±7.64

55.2±13.44

1.69

2.26

3.37

2.64

0.169

0.081

0.019

0.050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月收入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具有差异。

在感性因子、理性因子方面不具有比较性。

在行动因子和总分上均表现为:月收入3000-5000﹥月收入1000-3000﹥月收入5000-7000﹥月收入7000以上。

(五)不同性别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存在差异

表5 不同性别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男(n=106)

女(n=201)

t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6.49±2.25

24.46±3.34

24.63±3.67

65.58±8.60

16.18±2.85

24.15±4.49

24.30±4.33

64.65±10.78

0.34

0.54

0.51

0.44

0.028

0.011

0.075

0.045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具有差异。

在感性因子、理性因子、行动因子和总分上均表现为:男性﹥女性。

(六)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认知度受其它方面影响较小

表6 结婚与否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是(n=202)

否(n=111)

t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6.15±2.85

24.25±4.47

24.32±4.40

64.73±10.95

16.45±2.29

24.27±3.44

24.54±3.47

65.27±8.16

-0.92

-0.05

-0.45

-0.45

0.354

0.956

0.646

0.648

表7 不同工作岗位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专职教师(n=130)

辅导员(n=112)

管理(n=71)

F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6.1±3.13

24.00±4.99

23.96±5.04

64.06±12.60

16.29±1.84

24.70±2.80

24.55±2.97

65.55±6.41

16.49±2.83

24.02±4.15

24.94±3.62

65.46±9.42

0.51

1.00

1.45

0.79

0.598

1.003

1.455

0.793

表8 不同学历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专科(n=13)

本科(n=134)

硕士(n=159)

博士(n=7)

F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7.07±2.75

25.0±3.82

25.30±3.22

67.38±8.41

16.32±2.48

24.20±3.71

24.59±3.80

65.12±9.23

16.06±2.80

24.22±4.46

24.13±4.39

64.42±10.78

18.42±1.13

26.28±2.98

26.42±2.50

71.14±5.92

2.29

0.71

1.11

1.31

0.077

0.713

1.116

1.316

表9 不同家庭背景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政党认知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变量

工人(n=141)

农民(n=36)

知识分子(n=90)

商人(n=9)

干部(n=22)

其它(n=16)

F值

p

感性因子

理性因子

行为因子

总分

16.40±2.42

24.54±3.84

24.87±3.85

65.82±9.27

16.16±2.53

24.19±3.89

24.75±3.52

65.11±8.45

16.23±2.47

24.32±3.97

23.94±3.89

64.5±9.78

14.2±3.52

22.11±5.27

21.55±6.22

57.88±14.72

16.90±3.08

23.77±4.65

24.95±4.71

65.63±11.42

15.68±4.23

23.5±6.20

23.06±5.39

62.25±14.71

1.57

0.79

1.97

1.40

0.167

0.553

1.971

1.404

从表6、7、8、9可以看出,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知度不会因为年龄、婚否、在学校所从事的工作属性、学历、家庭背景等因素受影响较小。

四、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分析及启示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从表1可以看出,公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普遍高于民办高校,总分平均值最高要高出民办高校近8分,最低也高出6分多,说明高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党组织影响力增强的作用是清晰的。高校党组织要继续对师生员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帮助他们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

(二)注重对配偶为民主党派中共党员的教育培养

从表2可以看出,配偶为中共党员对中国共产党认知度的总分平均值为66.03,而配偶为民主党派的仅为47.40,二者差异显而易见。配偶为民主党派的高校青年党员在感性因子、理性因子和行为因子等方面均低于配偶为群众的青年教工党员。原因可能是有民主党派配偶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通过配偶对其他党派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分散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性认识;由于接受其他党派的信息影响较多,可能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识抱有更加谨慎的态度;同时,在行动上表现的不是很积极。为此,高校要创新形式,加强对配偶为民主党派的高校青年教工党员进行理性引导,并在行为上加以督促。

(三)积极组织文科教师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从表3可以看出,文科学科背景的教工以总分平均值59.93与其它学科背景教工的总分平均值在63分以上的情况形成了差距。理工医科可能因为专业的原因,对党的基本知识接触的频率虽然一般,但对于其它思想的接触也同样不多,因而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上升为行动方面都比较一致。而文科教工因为接触的思想较多,从而在感性、理性和行动上思考较多。这也说明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判断“当前多种思想交融交锋”,对中共党员,特别是经常接触西方文化较多的文科教工有较大影响,我们必须在这一方面加强教育。

(四)防止“经济增长陷阱”对中国共产党认知度的负面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月收入7000圆以上的青年教工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上总分平均值为55.2,月收入5000圆以下的两所学校的总分平均值均在65分以上,两者差距10分以上。在感性和理性因子上,不同收入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在行动因子和总分上不同收入上海高校青年教工之间具有差异性。有文章指出:许多学者在对上世纪60—90年代亚洲国家或地区的政党政治的研究中发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提高执政党认同,反而使执政党认同下降。[4]说明当前中国GDP的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个别人群收入的增长,反而适得其反地降低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虽然他们在感性和理性上与其他群体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处于同一水平,但是在行动上他们往往更加保守。因此,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判断,特别要加强对高校中共党员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把握非常重要。

(五)加强对高校青年女教工党员的教育培养

从表5可以看出,无论在感性因子、理性因子还是行为因子方面,相对于高校青年男教工党员,青年女教工党员都存在一定差距。在关涉性别因子时,在其它一些如在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中也呈现出男性教师明显高于女性教师的现象。[5]为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女教工的培养,加强对她们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

(六)不把学历等因素作为发展青年党员的重要要件

从表6、7、8、9可以看出,结婚与否、工作属性、学历和家庭背景在高校青年教工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度中作用很小。为此,对高校青年教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一定学历越高越好,而是更要用党员和党组织的要求来衡量一个人入党的条件。

总之,对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与时俱进,经常性了解和分析教工的思想状况,经常对党员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才能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注释

① P<0.05表示有差异,P<0.01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不具有比较性。

参考文献

[1]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J].探索,2009,(1):66.

[2]吕斐宜.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N].光明日报,2007-6-26(011).

[3]《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4]祝灵君.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执政党认同吗?.学习时报,2010-10-25(005).

[5]魏文选.中国若干所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