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效果,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是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文章结合中央提出的创先争优活动实际要求探讨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实效,以期更好的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
[作者简介]罗素琼,1984年1月出生,女,汉族,湖南永州,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邮编425199。
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按照中央部署,创先争优活动在今年6月底结束。如何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效果,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是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应结合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层次的党员实际,建立健全一套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推进活动引向深入,取得实效,扩大影响力。
一、紧贴党员实际,合理设岗定责,促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
创先争优活动是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活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实施创先争优活动时,要按照结合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际,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义务,充分发挥其主体先锋模范作用。
创先争优作为党内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其目的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创先争优活动要求,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标准,根据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实际,明确活动主题,每年注入新的内容,让基层广大党员自觉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使广大党员“动”起来,把广大师生“带”起来,不断提高创先争优活动的向心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时,要将创先争优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激励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推进高校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将创先争优与做好高校中心工作相结合,激励教职工党支部和党员在教书育人、学术创新和做好本职工作中创先争优;将创先争优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激励学生党支部和党员在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中创先争优。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来合理设岗定责,开展岗位创优,如在教职工党支部中,设置教学名师、科研标兵、管理行家、服务能手等党员义务岗,发挥其先进性作用,带头争创佳绩,助推学校发展。
基层创先争优活动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入创先争优活动内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直接联系、服务师生的载体,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联系协调优势,号召党员以服务师生为主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师生,主动倾听、反映师生心声,依法保障师生权益,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在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提高创先争优活动的影响力,增进师生对党的情感认同。
二、紧扣师生需求,拓宽服务平台,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化
基层创先争优活动中可以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启迪意义的管理方法,防止出现步调不一致、活动不统一、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要不断拓宽创先争优服务平台,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办实事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化,有效解决创先争优活动流于形式的问题。
基层创先争优要按照党群共建要求,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广泛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创先争优活动覆盖到学校的各个基层单位中去,使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群团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按照省委《关于实施“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要求,要结合高校实际,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得力抓手,区别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注重分类提出要求、分类设计载体、分类推进活动,把创先争优充分融入经常性工作之中,确保活动连续不断档。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这个重点,将党组织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服务师生范围、提高工作效能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将党员个人在理想信念、履行职责、服务师生、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的公开承诺服务,都要一一张榜公布。要求每年为师生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同时,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一会四评”活动,使讲评会、领导点评、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活动落到实处,年终兑现公开承诺情况,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三、紧跟时代要求,完善激励手段,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机制化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出本单位、本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标尺”,谁“先”谁“优”的具体标准,使公开承诺事项目标化、具体化、数据化,使基层党组织在围绕中心任务中履职尽责,使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应有作用,从而在基层形成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氛围。
要把学习培训机制下移,将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纳入培训范围。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培训主题,要与关系高校科学发展、基层党建创新、校园和谐稳定和增进民生福祉等专题紧密结合,作专题化的研讨部署,把活动要求分解细化。
用人所长就是着眼于人的长处和优点,以开拓创业论英雄,让所有的人都有用武之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组织评判创先争优活动时,要善于运用用人所长机制,看教师党员是否围绕履行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创先争优,是否围绕做好高校教学科研的中心任务,是否围绕做好高校管理服务的重要工作创先争优;看学生党员是否围绕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创先争优,是否围绕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实践创新创先争优,是否围绕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创先争优;让那些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好事,全面提升基层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水平。
社会生产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往往会影响一个群体,甚至影响一代人。因此,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实施创先争优活动时,要善于运用典型激励法,建立比学赶帮机制,激发师生争创一流的精神动力,从不同领域和层面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以典型育人,以典型激励,以典型聚力,使创先争优成为党员师生的共同行动和价值取向,为学校科学发展提高强大动力引擎。
创先争优活动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要确保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考核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要量化年度创先争优目标管理,完善督查考评手段和考评方法,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纵到底,横到边。同时,每年结合年终考核评比工作,表彰一批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重用一批实干者、公认者,形成重用执行者、鞭策空谈者、诫勉混事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