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执教兴校的能力和水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论文全面总结了我校在高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着力提高班子自身素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经验,并进一步阐明保证未来继续科学发展的三大战略部署。
高振双,男,1956年出生,副研究员职称,辽宁本溪人,现任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发表论文多篇。
张殿栋,男,1965年出生,副研究员职称,辽宁辽阳人,现任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工作部部长,从事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10余年,发表论文多篇。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执教兴校的能力和水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学校党委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提高班子自身素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全面推进学校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
(一)坚持理论武装,突出学以致用,增强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理论武装是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基础。尤其是在当前教育大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党和国家对高校所肩负的使命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理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党委认真实施 “理论武装工程”。不断规范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学习过程有检查,学习成果有总结。班子成员做到学习有笔记,发言有提纲。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政治理论与业务理论相结合。近一个时期,学校党委系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领导班子成员还加强了业务理论的学习,重点学习了高职教育理论和示范校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党委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学校当前的示范校建设有机的结合,明确了“科学发展建示范”的实践主题。通过理论学习,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推进示范校建设的思路、理念、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形成了“融入市场、面向一线,扎牢三根、强壮主干,追求成果、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定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职示范校的发展目标。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着眼于促进发展,提高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优势,促进班子成员的团结协调,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领导班子团结协调,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团结协调是关键。两个一把手需要有胸怀坦荡、公道正派的人格力量,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谦逊态度,需要识大体、顾大局的事业胸怀。这样,就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磁场效应,营造出团结奋进、和谐默契的氛围,产生调动全体班子成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整体合力。学校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积极主动地支持校长规范独立地行使行政管理权。班子成员间,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形成了党政团结、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学校还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制度。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几年,在上级对我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职工对班子的满意率均在98%以上。去年,学校党委被评为沈阳市教科系统先进党委。
(三)加强作风建设,立足求真务实,提高服务师生员工的能力。学生是办学的主体,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才能更好地凝聚师生力量,举全校之力实现办学目标。为此,班子成员能够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在示范校申报阶段和建设期间,身先士卒,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教职工连续加班加点,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师生的赞誉。领导班子经常深入教学系部、基层部门,进行走访调研、现场办公,与师生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沟通。与各系部建立了定点联系制度,明确责任,具体督促和指导基层部门的示范校建设进程。平时,关心师生利益,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建立网上征求意见信箱,建立领导接待日,畅通与师生员工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关注并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针对特困生实施“三二一”帮扶,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具体联系了三名特困生,为特困生解决生活难题、成长难题、就业难题。班子成员还能做到清政廉洁、严于律己,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师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义,建设国内一流高职教育示范校
(一)打造品牌,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强化内涵是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在推进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凝炼,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明确了学校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明确了面向现代交通服务业、汽车业、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的服务面向特色;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特色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校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行业培训高地,建设高职品牌强校,发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品牌效应凸现,社会声誉提升。学生在全国举行的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比如,在08年12月国家举办的“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上,我校机电系学生亲手设计、亲身制作的会议奖杯,以造型新颖、做工精美、突出主题、环保节约等特点获得大会“最佳服务(实训)方案设计奖”。办学水平的提升,赢得了考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推崇,取得了招生就业的“1+N”效应。从去年开始,我校作为我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连续两年成功进行了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实现了招生考生模式的创新。毕业生也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今年虽然就业压力巨大,但初次就业率截至毕业生离校前达到了96.21%,贫困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
(二)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的水平和能力对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这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因素。以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为重点,出台并实施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考察深造,积极向企业输送专业教师挂职锻炼。3年来,学校先后选派近百名教师赴新加坡、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接受先进的高职教育培训,收效显著,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三)注重内涵,实施质量兴校战略。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提出了在高职教育领域,争创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的目标,把一流的质量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成果丰硕。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示范校建设三年来,学校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国际交流中心、机电加工实训中心等基建项目即将竣工完成。投入用于改善实习实训设备的资金额度,达到前50余年办学资产累计总和的2倍以上。目前,拥有8个与企业接轨的校内实训中心,5个应用技术研究所,3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引领学校实现新一轮科学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校党委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进一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执教兴校的能力和水平,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锐意改革,扎实工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