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优势。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求我党更加重视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各级党组织的具体要求及任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把学习当作一种坚贞不渝的人生信仰、一种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一种怡情养性的精神享受、一种创新思维方式和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增强重视学习、推进学习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性。思政课党员教师要在不断学习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在“真学”、“真信”、“真懂”中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傅龙华(1968-),女,汉族,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讯地址:湖南长沙干杉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邮箱:hl0731_2006@163.com 联系电话:13548989465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9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革命时期的延安,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形成了“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可贵学习精神。正是凭着这种可贵的学习精神,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逐渐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从而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建国后,作为执政党,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任务,我们党努力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艰辛探索、不懈奋斗,领导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更是深刻认识到还有许多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强调全党要努力学习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推动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大大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苦奋斗。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如何经受住这些考验,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党和国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一种责任、一种享受、一种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发展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从而以此来回报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如前所述,我们党是一个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各级党员干部的学习从来就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始终与党组织的建设、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知识在更新,加强学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和党组织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从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经受新考验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强学习、推进学习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性。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梁启超说:“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信仰如灯塔,能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如人生的脊梁,能使人昂首挺胸,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又如燧石,愈是敲打愈能放射出耀眼的光华;胜似沃土,增添人们前行的力量。把学习当作信仰,就会把学习看作一种使命、一种压力、一种动力,使之成为一个人终生不懈的精神追求;把学习当作信仰,才能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坚定性,才能自觉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得更加自觉、更加扎实,更加有效;才能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历史证明:一个崇尚读书、勤学善谋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勇于在百折不挠中频奏凯歌、屹立于强者之林;一个惜书如金、注重修养的地区和团队必然敢于在承担责任、肩负使命中谱写壮美诗篇。所以,每一个党员都要记住和相信“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世皆空善不空”、“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积极推进把我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
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科技日新。如果说以往一个人只要在学校学好一门专业,就可以一辈子当专家;学会一种技术和手艺,就可以终生受用。那么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行业已不再是代代相承、永远不变了。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早在上个世纪末,“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等口号就已叫响。时代在变,人也在变,党员同志也必须认清学习不仅是自己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更是一个执政党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学习能力关系执政能力。学习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执政水平的高低。历史上,共产党人善于在枪林弹雨中学习战争,在铁水奔流中学习建设,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学习改革开放,表现了高超的学习能力和执政能力。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问题和矛盾,繁杂尖锐,层出不穷,只有高举学习的旗帜,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进行知识、理念、思路、方法等方面积累与创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反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彰显了一个执政党的高度政治自觉。“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对肩负的重任,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只有用学习的力量提升自我,用学习型党组织凝聚战斗力,才能乘风破浪,不断开拓事业和人生的新境界。
著名作家柳青说:“熟读五车书,胸中万仞山。逾越千年事,心底一平川。”读书学习一则能够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用知识的力量去创造人生幸福、贡献国家社会。二则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让生命沉浸在卷卷图书、幽幽墨香中,可以避免觥筹交错、吃吃喝喝的伤身;避免打牌搓麻、玩物丧志的颓废;避免无所事事、浪费光阴的空虚;避免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消极。三则能够敬畏法度,健康成长。好的书籍都充满了真善美,鞭挞着假恶丑,它能够让人们笃信正义、奉公守法、行善积德、追求崇高。尤其在当前物欲横流,诱惑丛生的社会环境里,一个人如果有了自觉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精神追求,就会看淡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摆脱名缰利索羁绊,抵制各种腐蚀诱惑。而反之,一个人精神生活贫乏、单调,必然会为外物所累,最终导致纵欲享乐、贪婪无度。此外,学习还能够养心健身,修炼性格。它可以使浮躁变得沉静,肤浅变得深刻,狭隘变得宽容,无奈变得自信。明白做人做事道理,构建丰富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遇事豁达、自我调解,时刻保持思想的充实稳定和心情的乐观平静,从而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由此可见,学习确实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是开启人生幸福之门必不可少的“金钥匙”。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以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毅力、求实的精神,潜心学理论、学科学、学本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真正实现以学养德、以学增智、以学促干。
第四,把学习当成创新思维方式、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新矛盾越来越复杂。党员干部只有具备善于应变、开拓创新的能力,才能寻找新视角,提出新创见,谋求新发展。而学习则是创新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必须立足新实践新要求,积极拓展学习内容,广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总之,一个人要顺应时代潮流,就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学习,自觉地把学习作为实现自身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如果不愿意学习、不注意学习,就会墨守成规、缩手缩脚,只有抓好了学习,才能对新事物、新知识了然于胸,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满足工作的需要。
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们来说,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最直接的学习,所以应该怀着一颗学习之心来面对工作。那么,作为思政课党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称得上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信仰和责任呢?
(一) 率先端正思想,以实际行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政课教师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看作一种使命、一种压力、一种动力,才能自觉地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作为党和国家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线宣讲者,思政课教师要围绕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全面回顾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的光辉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要学习了解各个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切实增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信念,忠实地做好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执行者,使学习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 加强理论修养,以“真信”和“真懂”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项光荣而又艰苦的政治工作。教者不如善教者,善教者不如乐教者。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前提是教师自己“真信”马克思主义,用真情、真心去讲授马克思主义。如果教师自己都不信,就很难去感染学生。思政课教师要用‘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信马克思主义,毫不动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做到真学、真懂,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把自己塑造成专业型人才,成为学科内的“行家里手。认真地、虔诚地、不浮躁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师有了理论功底,讲起课来就理直气壮,就有说服力、感染力。
(三) 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以“教学技巧”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广泛,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是自己专业的专家,同时还必须是个杂家,教学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丰富知识和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1.知识广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莫过于知识。要上好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及时充电,作个复合型、知识型的人才,教学中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
2.方法创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知识、新思想层出不穷。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必须不断对自己原有的知识加以补充和更新,做到社会热点和理论热点第一时间进课堂。由于热点问题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广受学生关注,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用热点导入教学,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平等、民主的精神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又不感到枯燥。要实行知与行相统一的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农村,了解社会发展现实。
3.授课艺术。要想上好思政课,还要在“讲”字上下功夫,讲课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苦练内功,钻研授课艺术。上课要有激情、语言要有感染力,理论要有逻辑力和征服力。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活动中,要身先士卒,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信仰和责任,牢固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地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自己更有竞争力,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师。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 民日报 ,2009—09—28(1).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
[3]李国军.建设学习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创新[J].探索,2009,(2).
[4]张化斌.关于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优势。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求我党更加重视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发展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并提出了全党学习的具体要求及其任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以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毅力、求实的精神高举学习的旗帜,激发学习的热情,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坚贞不渝的人生信仰、一种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一种怡情养性的精神享受、一种创新思维方式和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增强重视学习、推进学习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性,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用学习的力量提升自我,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用学习型党组织凝聚战斗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履行党的执政使命。思政课党员教师要身先士卒,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信仰和责任,牢固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在“真学”、“真信”、“真懂”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宣讲我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广博的知识、灵活的教法和扎实的“讲功”去引导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傅龙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教师,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从教18年,主讲《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先后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各级课题研究6项,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