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创新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卜翔燕
摘要: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站在历史的高度,非常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经验,表明了我们党确实是一个从人民利益出发,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政党。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品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建理论的发展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及党建科学化几个方面。用党建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既是党的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胡锦涛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创新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2005年1月14日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胡锦涛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这两项“根本建设”,是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思路。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表明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一)指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任务
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整体四个层次,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涵,指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任务。
(二)要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扩大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队伍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宗旨意识,在各自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模范地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作出表率。
二、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学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进步的根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之举,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胡锦涛指出:“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全党同志必须“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开放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速,发展的机遇稍纵即逝。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学习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要。我们党作为有着强烈与时俱进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把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准确把握时代的前进脉搏,以更好地带领人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切实担负起党的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要使每个党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必须放眼世界、胸怀全局、兼容并蓄,在世界风云变幻中掌握主动权;必须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积极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遇到的矛盾问题。具体来说,要着力把握以下四个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时代精神,回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的关键。我们要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在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坚持不懈地理论武装,引导大家更加坚定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做到与党同心同德,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坚持理论学习的科学性与价值追求的正确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鲜明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形势下团结带领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进对党的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有了共同理想支撑和实践动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要以学习为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三、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问题被两次提及。“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今后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需要实现党的建设理论的科学化
强调实现党的建设理论的科学化,并不是说目前党的建设理论不科学。事实上,我们党对于自身建设理论的科学性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我们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包含着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命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毛泽东建党思想、邓小平党建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论述,都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总结概括了60年来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这六条基本经验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遵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重大转变必然要求党的建设理论及时跟上、积极适应。尤其是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复杂、严峻,而党内还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决定了党的建设理论必须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化。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次要实现党的建设制度的科学化。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制度的科学性。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制度的科学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实现党的建设制度的科学化,关键是要使党的制度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随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而推进。总体上看,制度的科学化主要应该包括制度制定的科学化、宣传教育的科学化、贯彻执行的科学化、修订完善的科学化。制度制定的科学化,就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严肃慎重,调研、立项、试点、起草、修改、论证、发布试行等各个环节都要做细做实,使制定的制度与党的建设实践相符合,特别是防止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出现制度空白;使制定的制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既有实体性制度又有程序性制度,既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具有系统性和配套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宣传教育的科学化,就是在制度制定之后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领会制度精神、熟悉制度内容,不断增强制度意识,做制度的明白人。贯彻执行的科学化,就是狠抓制度的落实,切实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切实改变在制度执行上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讲话贯彻讲话的做法,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修订完善的科学化,就是必须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已经制定的制度进行评估、完善和清理,对于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缺陷的制度应及时修订完善,对于被实践证明已经过时的制度要及时废止,使党的制度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4.
[3]《十七大以来重要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张秀珍.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6]苏星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先进性建设[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