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之路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李宏芳
一、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探寻德育教育新途径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学生人数突飞猛进,生源层次类型复杂,有普通高中、中专、职业高中毕业生,这些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虽然同属于高等教育,但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培养目标、教育性质、教育层次,教育类型、生源结构等不同,使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应有之意,而且更要突出“职业性”的内涵和特点。在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要针对高职学生在对理想的追求、未来的规划、目标的设计、学习的态度、专业的兴趣、管理的认同和自我约束等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问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高素养型的可靠接班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保障。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决定了其要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是指教育学生养成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等素养要求,培育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
(三)依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内涵要求,探寻二者融合之路,实施财贸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同属于德育教育范畴,二者从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上都存在着一致性和相关性,这就为二者之间的融合融通提供了可能性。依据二种教育内涵的分析,高职院校要探索整合两种教育的途径,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性集中体现在教育主体上,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职业素养优秀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经过八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经构建成财贸素养教育体系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新途径,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财贸素养教育内涵
(一)财贸素养内涵
财贸素养是学院在探索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总结提炼出来的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概念,是指服务业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一种职业品格素养,是服务业人才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总和,包括“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五个主要方面。
(二)财贸素养教育内涵
财贸素养教育是培养财贸高职人才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体系总称,是财经类高职人才素养教育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是在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内涵和现状基础上,研究探索出来的适合财经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教育途径。探索实践形成了有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考核标准、“财贸素养证书”的系统化教育模式。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财贸行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了以“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为主题的财贸素养教育体系,形成了“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能财会商”的财贸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探索财贸素养教育新模式
2007年学院提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五板块”教育(“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简称“五板块”教育)和心理教育,相互融通,互为基础,互相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五板块”以财贸素养教育为重点,心理教育要加强阳光心理教育,开设了十二个专题的选修。“五板块”教育内容根据财贸人的特征以及职业成长规律和社会现实,由“爱心、形象、责任、创新、就业”调整为“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
2008年学院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以就业(职业素养教育)为导向的育人要求,对财贸素养育人体系进行了深化探索,确定了品格素养、职业素养、健康心理三育人目标,建立了以政治品质为前提、职业素养为特色、健康心理为保障,三者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统一财贸素养育人体系。
2009年学院提出财贸素养教育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探索,也是示范校建设的一个重点。将素养教育课程化,是德育教育的新实践。通过学生工作系统发挥工学结合组织活动抓素养教育的优势,把三年学生生活的校园活动和校外活动系统化为课程,并颁发证书,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创新提出以“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为主体的财贸素养教育理念,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财贸素养教育课、心理素质教育课为主体,以商业文化课为辅助的财贸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财贸素养课程包括品格素养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两系列八门课程,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0年,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以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化、学生管理课程化为主线,按照示范校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能财会商”的财贸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财贸素养教育体系,加强专业社团建设,抓校风促学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
2011年,结合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精神,深入研究和完善财贸素养教育课程化体系,探索实施“目标教育法”,把财贸专业培养和素养教育结合起来,注意突出重点,建立素养教育教学资源库,开设网上课程、虚拟体验课程,创新设计课堂教学,增加素养教育感染力和渗透力。通过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养转化为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把财贸素养教育课程引向深入。
三、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政治教育融合方式,财贸素养教育实现二者对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财贸素养教育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只有适应教育对象成才规律,掌握其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才能达到教育效果。我国高职学生属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具有大学生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特点鲜明:
1.思想政治上积极上进
2.学习生活观念多样化
3.关注自身环境及其发展
4.动手能力强,乐于参加实践体验
4.就业观念更注重实际
5.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足。
6.个人主义心理较重,组织纪律性差。
7.思想行为上知行不一
8.参与各种活动的热情不高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创财贸素养教育体系,借助认识平台、体验平台、交流平台、社团平台、测评体系,变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体验教育,通过虚拟体验、演讲辩论、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社会考察、特长展示、情景展演等形式,提高德育教学的吸引力,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了以学生自我教育与实践为主,有课程、有教材、有课时、有考核、有证书的“知行合一”素养教育模式。通过参加五个主题财贸素养教育活动,学生养成财贸素养教育行为习惯,内化财贸素养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内涵发展和行为表现的一致性。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顺利着陆于学生内心,是探索财贸素养教育的指导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爱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平台组织学生观看国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比任何爱国主义理论都容易深入学生内心。
通过虚拟体验平台,辅导员引导学生重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古代商人的创新精神、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凝聚学生的民族精神。三维立体、环形屏幕的教学环境,不仅满足了90后学生视听需求,而且也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化于学生的思想。感受十大商帮成功商人励志故事,无需多言,学生都能理解诚信、创新的意义,都能知晓如何做到“八荣八耻”。
(二)财贸素养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财贸素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在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得到了企业认可,社会认同。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与学院签订了“优先录用获得财贸素养证书毕业生”的用人协议,百货大楼、中国银行、朝阳批发、物美、大荣物流等很多企业也先后提出优先录用持有“财贸素养证书”的学生。用人企业经常说“财贸大学生不仅技能扎实,而且综合素质高,尤其是具备良好的财贸素养。”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国庆群众游行训练,我院学生政治素质过硬,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各项政治任务。
2006年学院学生处由于探索实施财贸素养教育,被北京市委授予“拓荒牛”奖。
2009年,财贸素养教育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0年学院学生处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
(三)不断探索实践,建立财贸素养教育体系
经过八年的实践,从学院明确的财贸素养教育目标及内容看:以“爱心、诚信、责任”为核心,以“京商”文化为基础,以“财贸职业岗位服务技能”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帮助学生建立财贸职业社会使命、规划职业生涯,养成职业品格,提高商业文化底蕴,传承京商精神,熟悉职业岗位服务技能。按照“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五个板块设计学生在校第一至第五学期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形势政策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进行有效整合,财贸素养教育贯穿在学生三年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采取综合评定办法进行考核,合格者获得“财贸素养证书”,构建了贯穿全程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考核评价系统。
德育教育环境融为一体。一是建立了“商苑”石雕、“古钱币”石雕、“京商展室”、“商书厅”和校外65家京商老字号商贸素养教育基地;二是创作了校歌《财富中国》和《财贸中国》歌舞;三是建立了“商业一条街”经营性教学环境,开发了店长、营业员、网络营销员、收银员4岗位实训课程。
实现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在融合。采用课程化的方式,在客观上形成了教书即育人,育人也教书的教育格局。
研究财贸素养教育,实践探索培养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德能优秀的学生德育工作队伍,财贸素养教育系统要求德育教师要符合“知财贸、懂教育、会管理”的要求。
当前,北京市正在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向着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需要大批的现代商贸服务业应用型人才。作为北京唯一的财经类国家级高职示范校,学院今后会继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方针,按照“内容科学、方法创新、实效性强”的标准加强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学院勇于肩负起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商贸服务业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重任。
2011年9月
(李宏芳系学院信息物流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