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来,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更加重视内涵发展。本文着重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主要问题; 建设路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巨大成绩。高职教育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所在。学校学风建设的好坏,学生精神面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何加强学风建设,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1、加强学风建设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职院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2、加强学风建设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前,高职教育已经从一味追求规模数量转到走内涵式、质量型发展道路。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关系到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3、加强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证。学校有良好的学风,学生得到的收益最大。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掌握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在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当前,高职院校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进校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具体的规划,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兴趣淡薄;一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进了大学,只要考试能够及格,不影响毕业,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成绩好坏无所谓。一少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所在的院校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很大,意志消沉,无心进取。
2、学习纪律松懈,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的学生经常上课迟到、早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第一课堂外的业余时间,能够自觉走进图书馆借阅书籍利用好图书馆的学生数量较少,学习自觉性不高;有的学生被动的上晚自习,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一部分学生抱有“60分万岁”的普遍心理,考前临时进行突击学习,学习的目的仅在于应付考试。
3、学生诚信意识缺失,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学生平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现象较为严重。
1、从学生自身来讲,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主观能动性差,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有的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在高中阶段就对学习缺乏兴趣。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大学管理模式相对开放和宽松,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像高中阶段那么严格,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没有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部分高职学生在起跑线上输给了本科院校,而且这个输的不只是分数,更多的是输掉了心理上的自信。一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并不是自己的第一选择,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在很不情愿和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总觉得自己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认为上高职院校是没出息的学生才来的地方,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因而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
2、从学校层面来讲,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能力偏弱,教育和管理不到位,对学生的学习疏于管理和引导;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单一,授课能力不强,
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文化建设在学风上的熏陶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投入不足。
3、从社会层面来讲,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一些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了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急功近利、虚荣浮躁的社会风气的传播和蔓延,这一切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深化理想信念教育。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时代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念十分重要。高职院校首先应摒弃传统高职教育“重技能教育,轻思想素质教育”的错误观点,应重视学风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重视他们的思想品德提升和人格作风养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践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增强动力,振奋精神,立志成才。
(二)从制度入手强化管理。严格的管理,严明的校纪校规,为学生的文明养成、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通过严格的约束机制,能有效地遏制违纪行为的发生,促进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从严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狠抓学生早锻炼、晨读、上课出勤、晚自习等环节的管理和督查工作;要加大对违纪现象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处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尚,同时做好违纪学生的跟踪教育;要将学生课堂学习与综合测评结合起来,作为各级、各类评优的依据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良好的教风是优良学风形成重要因素。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二是要通过制定相关的考核和激励办法,奖勤罚懒,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通过教改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型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课堂上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自觉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四)狠抓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自古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而考试作弊恰恰是缺乏诚信的具体表现。考风不严,必然导致学风不正。高职院校要大力宣讲考试纪律,组织学生学习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的相关文件,在学生中开展主题诚信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考试纪律和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提高对考试的认识,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重信誉、讲诚信的良好习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为此,要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学风建设的载体,学风建设离不开各种文明健康、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规划,坚持以各种“节”、“周”、“月”的形式形成阶段性、集中性的规模活动,以定时定点、固定品牌的形式形成长期的、周而复始的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如课外学术科技竞赛、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读书节、大学生文化节、学术讲座、专业技能展示、创业计划大赛、诚信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覆盖校园、影响学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并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等有效方式,提高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1]贾仕林.《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探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第23卷
[2]邢寿南.《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无 锡 南 洋 学 院学报,第1期